結直腸癌(CRC)是全世界最普遍的惡性腫瘤之一,也是肢端肥大癥患者中最普遍的癌癥,并且有較高的死亡率。研究表明,肢端肥大癥患者患結腸癌和息肉的風險增高,肢端肥大癥的結直腸癌已經到了不容忽視的地步,參與肢端肥大癥的腫瘤發(fā)生的機制仍不清楚。
其中最有可能的原因是患者長期處于高水平IGF-1的狀態(tài)中。此外,高胰島素血癥、糖尿病、膽汁分泌異常,局部免疫應答異常、遺傳因素異常等,均可能在肢端肥大癥的結直腸癌的發(fā)生發(fā)展中,發(fā)揮一定作用。
高胰島素血癥、糖尿病、膽汁酸分泌的改變、局部免疫反應的改變、增加的大腸長度或改變的腸轉運時間等因素,也可以促進肢端肥大癥患者結直腸癌的發(fā)生或復發(fā)。
體外實驗研究結果證明,外源性胰島素、膳食誘導的高胰島素血癥和高甘油三酯血癥,對結直腸癌對結腸癌和隱窩病灶,有生長促進的作用,是結直腸癌的一個假定前體,胰島素被證實會增加結腸上皮細胞在體外的生長。
此外,遺傳因素也是肢端肥大癥的結直腸癌發(fā)生的可能機制之一。結腸癌和糖尿病OGG1基因中的Cys等位基因,可能影響了肢端肥大癥患者的結腸息肉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