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母乳攝入不足,腸肝循環(huán)增加,膽紅素從腸道排出減少,導致血清膽紅素水平升高。黃疸出現于生后3~4天,早期開奶和增加哺乳次數,可促進腸道動力和減少膽紅素的吸收,有助于預防母乳性黃疸的發(fā)生。
晚發(fā)型母乳性黃疸,通常發(fā)生在第1周后期,至2周左右達高峰,然后逐漸下降。如果繼續(xù)喂養(yǎng),黃疸可持續(xù)3~12周消退,如果停止母乳喂養(yǎng),血清總膽紅素可在24~72小時明顯下降。一般認為,母乳性黃疸預后良好,但對于血清總膽紅素值比較高的患兒,尤其是早產兒,要注意觀察,積極干預和隨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