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體溫三十五度五怎么辦
病情描述:
體溫三十五度五怎么辦
答醫(yī)生回答
病情分析:
人體的正常體溫在36℃到37℃之間。體溫超過三十七十度,屬于發(fā)燒。如果體溫35.5℃,那么沒有發(fā)燒的情況,如果平常體溫一直是這個范圍,那么說明基礎體溫比較低??赡芘c個人的體質(zhì)有關,如果沒有其他癥狀,一般也沒有太大的問題。平常要注意適當?shù)募訌姞I養(yǎng),另外要鍛煉身體,增強體質(zhì)。
意見建議:
為你推薦
-
體溫過低怎么辦體溫過低有可能是因為之前發(fā)燒服用了退燒藥,在體內(nèi)有一定的蓄積作用,燒退了之后會出現(xiàn)體溫過低,注意保暖就可以了,如果身體沒有不舒服的癥狀,不要過于擔心。另外體溫過低如果是由于所處的環(huán)境溫度過低引起的,要盡量脫離低溫的環(huán)境,同時如果不能夠離開低溫環(huán)境,還要注意加厚衣服起到保暖作用,這樣溫度會逐漸的恢復到正常。如果體溫過低是由于饑餓、缺乏能量導致的,要盡快進食,多喝熱水補充能量,這樣體溫就可以恢復正常。01:14
-
小孩體溫35.5度怎么辦小孩體溫35.5℃一般對身體并不會造成明顯的影響,恢復到正常體溫需要適當保暖,喝有溫度的熱水也可以促進體溫回到正常的狀態(tài)。不管成人還是兒童,一般體溫的正常區(qū)間是在36到37℃之間。如果長時間處于低體溫的現(xiàn)象,也可以到醫(yī)院進行相關檢查,排除病理性的因素。有時候會發(fā)現(xiàn)小孩的體溫不到36℃,如35.5℃,也未必是病理現(xiàn)象。所以要分析具體原因,比如夜間熟睡以后或者在出汗以后,以及藥物使用過量之后都有可能出現(xiàn)。01:28
-
體溫三十五度五正常嗎一個正常成年人他的正常的體溫范圍是36℃到37℃左右。如果患者目前的體溫為35.5℃,這種情況首先是不正常的,但是要明確目前是不是測量的錯誤。尤其現(xiàn)在很多老百姓用的是電子體溫計,測出來的讀數(shù)不一定很準確。如果在家里操作其實還是建議用水銀的體溫計這樣測出來的更為準確一些。因為電子體溫計受很多外在因素的影響,尤其有一些患者從寒冷的室外進入室內(nèi),這個時候直接去測體溫,很有可能會出現(xiàn)低于35℃的這種溫度,一定是不準的。還有一些患者可能是由于某種疾病所導致的低體溫現(xiàn)象,比如說甲狀腺功能減退的患者,就有可能出現(xiàn)低體溫。語音時長 01:13”
-
體溫三十五度多正常嗎如果患者目前的體溫是35℃多,是不正常的。正常的體溫是36-37℃,不同的測量方法,體溫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比如口腔溫度,它的正常范圍是36.3-37.2℃,直腸溫度一般要比口腔溫度高0.3-0.5℃,而腋窩的溫度又要比口腔的溫度低0.2-0.4℃。還有就是體溫也受很多因素的影響,比如老年人因為他代謝率較低,其體溫一般就低于青壯年,還有就是婦女在月經(jīng)前及妊娠期,體溫也稍高于正常。還有一些人,如果在高溫環(huán)境下去測體溫,也可能會稍高一些。如果患者在寒冷的天氣進行測量,他的體溫就有可能低于正常值下限,所以當發(fā)現(xiàn)體溫是35℃多的時候,先要檢查一下測量的方法是否正確。語音時長 01:32”
-
三十五度五是低燒嗎不是低燒范圍,體溫35.5度是體溫偏低的情況;第一個原因是測量不準確,體溫計放置位置不對;第二個原因是大量出汗以后,帶走大量熱量,出現(xiàn)體溫偏低;第三個原因是長時間在低溫環(huán)境,造成體溫偏低;第四個原因是體質(zhì)差,身體虛弱,某些疾病引起,比如甲狀腺功能減退。建議首先是準確使用溫度計,然后注意保暖,避免受涼。
-
體溫三十五度八正常嗎體溫35.8度屬于低體溫,正常的體溫在36度到37.3度之間,如果在天氣寒冷的情況下,穿的衣服太少,保暖措施做得不好的情況的話,體溫有可能就會偏低,需要根據(jù)具體的情況來進行處理,適當?shù)亩啻┮恍┮路喑砸恍┖瑹崃慷嗟氖澄?,就能升溫?/div>體溫三十五度五正常嗎體溫35度5是不正常的,一般情況下成人的正常體溫在36~37℃之間,低于36℃時說明人體陽虛,可能會出現(xiàn)體寒的癥狀,女性可能會引起月經(jīng)不調(diào)等癥狀?;颊咴隗w溫為35.5℃時要多喝一些熱水,多吃一些高熱量,高蛋白類的食物,常見的有牛奶,魚,蝦以體溫三十五度五正常嗎一個正常成年人他的正常的體溫范圍是36℃到37℃左右。如果患者目前的體溫為35.5℃,這種情況首先是不正常的,但是要明確目前是不是測量的錯誤。尤其現(xiàn)在很多老百姓用的是電子體溫計,測出來的讀數(shù)不一定很準確。如果在家里操作其實還是建議用水銀的體溫計這樣測出來的更為準確一些。因為電子體溫計受很多外在因素的
健康自測
健康自測大全 健康早知道
專業(yè)醫(yī)學量表 專業(yè)醫(yī)學團隊
掃碼關注完成健康自測
醫(yī)院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