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白細胞減少癥和粒細胞缺乏癥在哪治
病情描述:
白細胞減少癥和粒細胞缺乏癥在哪治
答醫(yī)生回答
病情分析:
這個病到當?shù)卣?guī)的醫(yī)院就可以治。需要根據(jù)你的病情對癥治療,一般情況下積極的治療是可以恢復的。一定不要自行盲目用藥。這個病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不規(guī)范用藥導致的。當然,并不所有都是因為這個原因。同時飲食上也要注意營養(yǎng)。不要吃生冷的食物。會加重病情。
意見建議:
為你推薦
-
甲亢白細胞減少癥治療方法是什么甲亢白細胞減少癥需使用升白細胞藥物治療,但不能單獨使用升白細胞藥物治療。甲亢的白細胞減少癥有兩種不同原因,第一種是由于甲亢病導致白細胞減少,需對甲亢進行積極的治療,不管是藥物治療,還是碘131治療,都需同時使用升白細胞藥物治療。在保護白細胞的同時,對甲亢進行積極干預治療,等甲亢控制后,白細胞自然而然就可以恢復,相對治療難度比較小。第二種情況是由于使用抗甲狀腺藥物導致,如果發(fā)生不良反應,抗甲狀腺藥就不能再繼續(xù)使用。抗甲狀腺藥物目前只有甲巰咪唑和丙硫氧嘧啶,如果白細胞減少是由于其中一種抗甲狀腺藥物導致,則另外一種抗甲狀腺藥物,可能也會導致白細胞減少,需停掉抗甲狀腺藥物,選擇其它治療方式,如碘131治療。01:27
-
嗜酸性粒細胞偏低嗜酸性粒細胞的絕對值,如果降低的話,這種情況實際上面,并沒有太多的臨床意義,我們對嗜酸性粒細胞來說,對于它的絕對值,我們更關注的是絕對值的升高,這種升高的話,有可能是腫瘤性疾病,也有可能是過敏或者是一些寄生蟲的感染,而對于嗜酸粒細胞的絕對值的下降,臨床上面對應的疾病不多,而且沒有什么特異性,很多時候我們并不能夠區(qū)分,嗜酸粒細胞的絕對值的下降,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因為正常人身上嗜酸粒細胞的絕對值也可以很低,只有在特殊的疾病,比如說像傷寒菌的感染的時候,可能嗜酸粒細胞會多次檢查,出現(xiàn)明顯的降低,那么這個時候要結合其他的臨床表現(xiàn),才能明確背后的診斷,而不是單獨來看嗜酸粒細胞絕對值這一個指標。01:13
-
白細胞減少癥和粒細胞缺乏癥白細胞減少,主要指的是外周血白細胞絕對計數(shù)持續(xù)低于4.0乘以十的九次方每升,外周血的中性粒細胞絕對基數(shù),在成人2.0乘以十的九次方每升時,兒童的是大于十歲的兒童低于1.8乘以十的九次方或者是小于十歲的時候,是低于1.5乘以十的九次方每升時,稱為中性粒細胞減少。嚴重的可以低于0.5乘以十的九次方,成為粒細胞缺乏癥。發(fā)病機制大約分為三類:一,中性粒細胞生成缺陷破壞,或者是消耗過多。二,另外,還有分布異常,對于輕度的白細胞減少的患者,臨床上不出現(xiàn)特殊的癥狀,有的可以表現(xiàn)為乏力等癥狀。多數(shù)表現(xiàn)為,原發(fā)病的癥狀。三,中度或者是重度減少的患者,可以容易發(fā)生感染,出現(xiàn)疲乏、頭暈、食欲減退等非特異的癥狀。治療主要是防止感染,可以應用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另外有免疫介導的白細胞減少和粒細胞缺乏還可以應用免疫抑制劑。語音時長 1:45”
-
白細胞減少癥和粒細胞缺乏癥治療所謂的白細胞減少癥,指的是各種原因導致的外周血白細胞降低,粒細胞缺乏癥,指的是粒細胞嚴重減少,稱為粒細胞缺乏癥。對這種情況的治療,一般情況下,主要就是刺激白細胞生長,可以選擇兩到三種藥物,維生素b4,維生素b6,碳酸鋰,利血生這樣的藥物口服。還有輔酶a,就是肌肉注射。對于部分免疫性的粒細胞減少癥,可以選擇糖皮質(zhì)激素,有一定效果,但是盡量的避免濫用。還有免疫抑制劑,如果確診為免疫性粒細胞減少癥,糖皮質(zhì)激素無效,可以選擇環(huán)磷酰胺,長春新堿治療。如果確診為脾功能亢進,可以進行脾摘除手術,對于急重癥的處理,粒細胞缺乏有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嚴重的感染,所以說控制感染非常的關鍵。嚴重的一般情況下,需要抓緊的搶救治療,抗感染治療是關鍵,要選擇廣譜的抗生素足量應用。再就是輸注濃集的粒細胞懸液,能夠起到一定的效果,在平時要注意預防感染。語音時長 1:38”
-
什么是白細胞減少癥和粒細胞缺乏癥病情分析:白細胞減少癥一般是指外周血中白細胞絕對計數(shù)持續(xù)低于健康人正常值的狀態(tài),低于4.0×10?/L。粒細胞缺乏癥是指外周血中性粒細胞絕對計數(shù)低于0.5×10?/L。意見建議:白細胞減少癥和粒細胞缺乏癥,大多由感染、化學毒物、電離輻射、藥物以及影響造血干細胞的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種因素有關。建議查明病因后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如對可疑的藥物或其他致病因素立即停止接觸,繼發(fā)性減少者應積極治療原發(fā)病,病情緩解或控制后,粒細胞大多可恢復正常。
-
老年人白細胞減少癥和粒細胞缺乏癥1.(1)白細胞減少癥:原發(fā)性白細胞減少癥僅有乏力、低熱等全身癥狀??砂橛袉魏思毎龆?,并無嚴重感染。繼發(fā)性白細胞減少癥的臨床表現(xiàn)決定于原發(fā)疾病。也可伴有口腔炎、中耳炎、支氣管炎、肺炎等繼發(fā)感染。周圍血白細胞大多在(2~4)×109/L范圍,淋巴細胞相對增高。粒細胞胞質(zhì)內(nèi)可有中毒性顆粒及空泡變性性變。血紅蛋白和血小板數(shù)大致正常。骨髓象早期正常,或有粒細胞再生低下或成熟障礙。 (2)粒細胞缺乏癥:起病急驟,因短期內(nèi)大量粒細胞破壞,患者可突然畏寒、出汗及高熱等全身癥狀,與一般性的白細胞減少的表現(xiàn)完全不同,自感乏力、不適。中性粒細胞絕對值常低于0.5×109/L,幾乎均于2~4天內(nèi)發(fā)生嚴重感染。本病病因與白細胞減少癥相同,但最常見的病因是藥物反應,可有相關的病史。檢查發(fā)現(xiàn)口腔、咽喉、直腸、肛門、陰道或子宮等黏膜可有壞死性潰瘍,有時并迅速進展至膿毒血癥??捎芯植苛馨徒Y腫痛。少數(shù)患者有肝、脾大,預后不良病死率高達50%~90%。若癥狀減輕,體溫下降,外周血白細胞上升是病情好轉及復原的表現(xiàn)。 2.無癥狀,常隨白細胞減少的程度及病因而異。肝輕度減少者(1.0~1.95)×109/L)發(fā)生感染的機會較少,臨床不出現(xiàn)特殊癥狀。常因其他原因作血常規(guī)檢查時發(fā)現(xiàn)。但由于某種疾病引起時,只出現(xiàn)原發(fā)病癥狀。 3.不典型癥狀,當白細胞數(shù)目減少或粒細胞缺乏,而尚未發(fā)生感染時,病人可出現(xiàn)疲乏、無力、頭暈、食欲減退。
-
粒細胞減少癥和粒細胞缺乏癥的診斷標準粒細胞減少癥是指成人外周血白細胞低于4.0*10^9/L,成人外周血當中中性粒細胞絕對值低于2*10^9/L,這些都是可以稱之為白細胞或粒細胞減少癥的。粒細胞減少癥的癥狀缺乏特異性,起病一般比較緩慢,少數(shù)患者沒有明顯癥狀,在檢查血象的時候偶然發(fā)現(xiàn)。有癥狀患者是主訴乏力、疲倦、頭暈、納差、心悸、失眠以
-
什么是白細胞減少以及粒細胞缺乏癥一般在臨床上白細胞減少是指外周血白細胞絕對計數(shù)持續(xù)低于4.0乘以十的九次方每升,中性粒細胞減少是指外周血中性粒細胞絕對值計數(shù)在成人低于2.0乘以10的9次方每升,在大于等于十歲的兒童低于1.8乘以10的9次方每升,在小于十歲的兒童低于1.5乘以十的九次方每升。如果患者中性粒細胞絕對數(shù)小于0.5乘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