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韌帶重建是什么
病情描述:
韌帶重建是什么
答醫(yī)生回答
病情分析:
韌帶重建主要是指韌帶斷裂或缺損之后,需要使用其他部位的韌帶移植過來,然后再重新建立原來的韌帶的功能以及結構。韌帶重建之后,還要積極的進行石膏固定5-6周的時間,加強保暖,拿掉石膏之后,適當的進行關節(jié)的康復功能鍛煉。
意見建議:
為你推薦
-
后交叉韌帶重建術后如何康復訓練交叉韌帶分為前交叉韌帶和后交叉韌帶,一般后交叉韌帶術后康復訓練要偏向于保守,而前交叉韌帶術后的康復偏向于激進一點。我們通常是后交叉韌帶損傷以后,如果已經重建,我們應該在半個月之內給他在一定范圍內給予制動,然后2到3個月之內還不能讓他進行負重的鍛煉,或者是過度的屈伸活動,對他有一定的影響。手術以后,早期內應該給他堅強的一個固定,并在膝關節(jié)后方,靠近小腿近端的地方,給予墊塊,或者是用衣服或者毛巾折成墊塊來支撐膝關節(jié),避免他往后沉。01:16
-
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后如何康復訓練前交叉韌帶在做了重建手術以后,我們應該給予膝關節(jié)可調節(jié)支具來固定,大概時間是三個月。尤其在前一個半月的時候,我們主張休息的時候都應該把支具帶上。在做完手術以后,可以給予0到30度的活動的范圍,半個月的時候可以達到60度。有些活動鍛煉的比較好的,甚至可以達到90度。我們要求在一個月的時候,能夠達到屈伸活動120度。如果在鍛煉以后出現腫脹,那我們可以在鍛煉后給5到10分鐘的冷敷,平時都可以熱敷。我們做了膝關節(jié)前交叉韌帶重建術以后,我們可以戴支具扶管下地,部分負重。在一個月左右的時候,我覺得可以完全負重。在手術的早期可以,比如開始先1/4的體重負重,然后過渡到身體一半的重量,再負重。然后同時在屈伸過程中間,我們以自己能忍受的疼痛為度,不要太過度。01:42
-
人工韌帶重建術的概述人工韌帶重建技術過去又被稱為人工韌帶懸吊術,用于治療復發(fā)性肩關節(jié)脫位。該方法將肱二頭肌肌腱長頭至肌腱結合處切斷,近端穿過肱骨頭的骨隧道,再與遠端吻合。人工韌帶重建術適用于肩關節(jié)松弛或半脫位,岡上肌麻痹,外展功能喪失,配合動力肌重建,以加強肩的穩(wěn)定性。語音時長 1:08”
-
韌帶重建后多久可以走路韌帶重建的康復可以分成五個階段。第一階段,在術后兩周內以減輕疼痛,控制術后的腫脹與滲出為重點,應盡早進行股四頭肌等長收縮訓練,二十到三十分鐘,膝關節(jié)的屈伸活動度達九十度。第二階段,在術后的第二周到第六周,如果傷口良好,可以進行水下訓練與抗阻力抬腿訓練,加強平衡鍛煉和單腿的訓練。第三階段,在術后的第六周到十四周要加強輔助的主動練習,在傾斜的跑臺上反向行走,增加傾斜的角度,漸進性延長靜坐,靜蹲練習的時間,進一步增強本體感覺訓練。第四階段,康復的目的是能無痛跑步。第五階段,是術后的22周要進行負重練習和跳躍練習。語音時長 1:25”
-
膝關節(jié)韌帶重建手術是什么膝關節(jié)韌帶重建是在關節(jié)鏡下完成的。關節(jié)鏡手術的時間短,而治療的準確性和針對性高,關節(jié)鏡技術的日趨成熟,鏡下手術進一步簡化,對關節(jié)功能的干擾進一步減小,使關節(jié)鏡的手術適應證不斷擴大,而且切口更少,減少術后的并發(fā)癥,使患者的康復更快。
-
韌帶重建能用終身嗎韌帶重建,一般來講能夠使用終身的。但是韌帶重建之后,需要積極的進行石膏固定5到6周的時間,拿掉石膏之后,逐漸的進行肢體的康復功能鍛煉,逐漸的增加韌帶的彈性和強度,隨著時間的延長,現在基本上就能夠恢復的很好了,所以說能夠使用終身。
-
韌帶重建能用終身嗎韌帶重建通常能用終身。目前臨床上是自體肌腱用于韌帶重建,在3個月內,重建的韌帶將逐漸爬行以取代原來的肌腱,并與骨骼融合,使肌腱能夠完全取代原來受損的肌腱,因此一般可以終身使用。建議患者注意多休息,避免過度勞累,避免長時間的熬夜。平時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避免情緒激動。
-
韌帶重建后感覺很緊很硬韌帶重建后感覺很緊很硬主要考慮與沒有及時進行康復治療導致軟組織粘連等有關,通常會直接產生關節(jié)活動受限的癥狀,患者需要就診,根據具體僵硬的嚴重程度針對性地選擇治療方案,防止后期產生運動功能障礙,否則會影響日常生活。韌帶重建之后,如果固定的時間過長,沒有及時地進行運動康復治療,會導致關節(jié)周圍軟組織粘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