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腱縫合手術后,有時會在縫合處出現(xiàn)鼓硬塊的現(xiàn)象,這通常是由局部瘢痕增生、切口疤痕或遲發(fā)性感染等多種因素導致的。
局部瘢痕增生是肌腱縫合處鼓硬塊的常見原因。手術恢復過程中,瘢痕組織的形成是自然的生理反應,但過度的增生會導致硬塊出現(xiàn),影響肌腱的正常功能。此時,應通過康復訓練,逐步增加肌腱的活動度,減少粘連。
切口疤痕也是造成鼓硬塊的一個重要因素。手術后,切口部位纖維結締組織的過度增生會形成明顯的疤痕。若疤痕較大,影響活動,可考慮疤痕切除縫合手術來改善。
遲發(fā)性感染也不容忽視。手術后局部感染可能引發(fā)炎癥反應,導致硬塊形成。在這種情況下,應及時就醫(yī),根據感染程度選擇合適的抗生素治療,如青霉素、左氧氟沙星等,以控制感染。
除了上述原因,血腫機化、縫合線排斥反應等也可能導致肌腱縫合處鼓硬塊。針對這些癥狀,可采用物理治療如烤電、熱敷等,或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非甾體抗炎藥如雙氯芬酸鈉、布洛芬等緩解疼痛。
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在面對肌腱縫合處鼓硬塊時,應保持積極態(tài)度,遵醫(yī)囑進行科學治療。同時,康復期間的飲食調整、傷口護理以及定期復查都不可忽視。如癥狀持續(xù)不減或加重,應立即就醫(yī),以免延誤治療。